您当前位置: 首页 > 民进风采 > 会员文苑
卓志刚现代诗:红头巾
2024-03-08 08:58:03


 

胥江祖庙的神明北帝,

护佑着一个个虔诚的精灵,

置身于轮渡逼仄的空间,

你们把青春的理想放飞。

 

 

身着蓝衫黑裤,

 

脚穿轮胎粗制的皮屐,

头顶浆硬折方的红布,

只为遮阳、防尘、挡雨。

 

 

建筑工地上,搓灰、挑砖、搬木料。

 

住家保姆中,做饭、浆洗、擦地板。

六十美分,这最高的薪酬令你们心满意足,

恒念桑梓、省吃俭用,把积攒的工钱寄回家乡,慨当以慷!

 

 

十八层高的脚手架上,

 

娇弱身躯从第九层接力建材巧用智慧。

大街小巷、广场田野,

修军港、筑马路、架桥梁、建剧场,势若儿郎!

 

 

芳华离乡、古稀归来,

 

凭赤脚把独立桥的桥面踏遍,

手提肩挑、膝顶背驼,

亚洲第一高的大厦,用你们的汗水与坚韧浇筑。

 

 

新洲城市街头的雕像,是你们丰功伟绩的写真。

 

繁华市区地铁站的壁雕,有你们吃苦耐劳的缩影。

 

 

六万红头巾,

 

逆境求生、任劳任怨、不屈不挠,

你们是南洋教科书里的主人公。

 

 

六万红头巾,

 

自尊自爱、自立自强、柔骨铮铮,

展现了华人女性的精气神,

你们是历史天空一片红色的云。

 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

 

 

 

  背景介绍:“红头巾”特指历史上的一群三水(今天中国广东省佛山市三水区)女子。20世纪2040年代,近6万名三水女子漂洋过海,到新加坡从事建筑粗工或勤杂工。她们有着近乎统一的装扮:身着蓝衫黑裤,脚穿旧轮胎自制的“皮屐”,而且人人头戴红布。

  20世纪60年代建设的亚洲第一高楼——保险大厦,是上千名“红头巾”在18层高的脚手架上,采取在第9层接力的办法,蚂蚁搬家似的将材料逐层上递,最终完成这一令新加坡人骄傲的工程。2015102日,最后一名“红头巾”黄苏妹过完105岁寿辰不久,在家乡落叶归根。三水女子“下南洋”的时代插曲,至此写下句点,但人们对“红头巾”的纪念从未停止。

  作者:卓志刚,男,陕西宝鸡人,中国民主促进会会员,高中外语教师,高级职称。爱好音乐、摄影、运动、郊游等,热衷于散文、现代诗歌创作。有多篇诗文发表于《宝鸡文学网》《宝鸡散文家》《西部文学作家》《秦岭文学》《炎黄文学》《炎黄作家》《炎黄故里网》《北美文艺社》和《关注》等电子平台和省级期刊。

  
  
  
  
  
  
【打印】 【关闭】